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中华民族的成词及定格(3)

来源:民族艺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6-2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至唐代,“中华”成为常用词,唐高宗永徽年间撰定的《唐律疏议》为其下定义: 中华者,中国也。亲被王教,自属中国,衣冠威仪,习俗孝悌,居身礼仪

至唐代,“中华”成为常用词,唐高宗永徽年间撰定的《唐律疏议》为其下定义:

中华者,中国也。亲被王教,自属中国,衣冠威仪,习俗孝悌,居身礼仪,故谓之中华。③《唐律疏议》卷3《名例》,兰州:甘肃人民出版社,2017年。

此处所论“中华”,已淡化地理中心意义,而突出文化中心属性。

1367年,时为吴王的朱元璋(1328—1398)兴兵讨元,命徐达(1332—1385)为征虏大将军、常遇春(1330—1369)为副将军,率甲士25 万北伐,由后来誉为明代“开国文臣之首”的宋濂(1310—1381)拟《喻中原檄》,文曰:

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,立纲陈纪,救济斯民。④见《明太祖洪武实录》卷21,吴元年冬十月丙寅。

1894年11月,孙中山在檀香山华侨社会中组建反清革命团体兴中会,所拟《兴中会章程》称:

是会之设,专为振兴中华、维持国体起见。⑤《孙中山全集》第1卷,北京:中华书局1981年,第2页。

此为响彻环宇的“振兴中华”口号第一次提出。

1905年,孙中山等组建同盟会,公布《中国同盟会总章》,仿效朱元璋北伐檄文,成十六字政治纲领:

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创立民国,平均地权。⑥《孙中山全集》第1卷,北京:中华书局1981年,第284页。

这种与“胡虏”(或“鞑虏”)对称的“中华”,指汉族及汉文化传统。以后,“中华”更成为全体中国民族及其文化的称号。

三、“中华民族”一词定格于清末民初

由“民族”与“中华”组成的复合词“中华民族”,出于晚清,曾与“中国民族”同位并用。这首创于梁启超。梁氏1901年在《中国史叙论》中出现“中国民族”“四万万同胞”⑦梁启超:《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,《饮冰室合集》(1)《饮冰室文集》(6),北京:中华书局,1989年,第12页。,指历来生息于中国的诸族总称。

1902年在《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中,梁启超多次将“我中华”与“国人”联用,统观上下文,是指在中国土地上的诸族之总称。该文有如下句式:

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?我中华也。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?我中华也。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?我中华也……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:一泰西文明,欧美是也;二泰东文明,中华是也。①梁启超:《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,《饮冰室合集》(1)《饮冰室文集》(6),北京:中华书局,1989年,第1页。

这是在中国文化的连续一贯性上指认“中华”的,同文还出现“中华民族”用例:

上古时代,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为齐。②梁启超:《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,《饮冰室合集》(1)《饮冰室文集》(6),北京:中华书局,1989年,第1页。

这大概是首出之“中华民族”整词。不过梁启超该文并未对“中华民族”作具体诠释,从语境分析,约指华夏—汉族。

1903年梁氏作“小民族主义”和“大民族主义”的区分,“小民族主义者何?汉族于国内他族是也。大民族主义者何?合国内本部属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。”③梁启超:《政治学大家伯作知理之学说》,《饮冰室文集类编》上,东京:帝国印刷株式会社,1904年。这里的“大民族”即指中华民族。

1905年梁启超《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》一文,把中国民族分为九系:华族、苗族、蜀族、巴氐族、徐淮族、吴越族、闽族、百粤族、百濮族,梁氏指出:

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,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。

此文已经逼近中华民族乃多元一体之大民族的论断。

孙中山等革命派早有“恢复中华”“振兴中华”的呼唤,此间所说“中华”,指汉族,这与革命派推翻清朝统治的政治目标相关。而反对“排满革命”的立宪派杨度(1875—1931),1907年在《中国新报》1—6 期连载《金铁主义说》—文,从中国诸族文化联系性,共同性出发,论述“中华”和“中华民族”:

中国自古有一文化较高、人数较多之民族在其国中,自命其国曰中国,自命其民族曰中华……则中华之名词,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,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,乃为一文化之族名……华之所以为华,以文化言可决之也。故欲知中华民族为何等民族,则于其民族命名之顷,而已含定义于其中。以西人学说拟之,实采合于文化说,而背于血统说。华为花之原字,以花为名,其以形容文化之美,而非以之状态血统之奇。④刘晴波主编:《杨度集》,长沙:湖南人民出版社,1986年,第374页。

文章来源:《民族艺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mzyszz.cn/qikandaodu/2021/0623/803.html



上一篇:语言精神思维读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
下一篇:从起死看鲁迅对庄子的拒绝

民族艺术投稿 | 民族艺术编辑部| 民族艺术版面费 | 民族艺术论文发表 | 民族艺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民族艺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