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我国满族畲族侗族回族骨伤科用药特点(3)

来源:民族艺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0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3.1.3 回族医药和特色:西北地区以高原盆地多见,气候干旱少雨、冷而干燥,所致疾病证型多为气血亏虚、寒凝经闭。回医在该地区最具代表性,它是集阿

3.1.3 回族医药和特色:西北地区以高原盆地多见,气候干旱少雨、冷而干燥,所致疾病证型多为气血亏虚、寒凝经闭。回医在该地区最具代表性,它是集阿拉伯医疗技术与中国传统医疗技术为一体,具有较为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,在治疗骨伤科用药方面与畲族较为相似,用药配伍严谨,药味较多,其医疗技术在这4个民族中处于领先地位。

3.2 关于组方 民族用药的组方究竟以繁为好还是以简为优,历来无定论,有待考究。纵观前人用药,如张仲景讲究配伍精炼简单,其所著《伤寒杂病论》中的方剂被称为“众方之祖”,医家徐大椿评述其“用方不过五六品,而功用无不周”;而有的方子含十几味中药,药物堆砌,主治不明,药效相抵,往往不能取得良好效果。因此,组方配伍的简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。本研究结果显示,满、畲、侗、回4个民族的药方主要用于治疗骨折、软组织挫伤、腰腿疼痛、风湿痹痛、外伤出血等疾病。4个民族的骨伤科疾病中,以风湿痹症多见,这与各民族的生活习惯、地域气候、社会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。在治疗上多采取活血化瘀、祛风除湿、消肿止痛、补益肝肾。

3.3 药食同源及高频用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,满族药品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,药食同源是满族用药的常见方式。满族用于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前20味高频用药中,鸡蛋黄、蒜、花椒、生姜、黄瓜籽、鸡蛋清等是常用的食材,具有简单实用的特性。其中鸡蛋黄甘、平,蛋清甘、凉,蛋清清热解毒,蛋黄滋阴养血,《外治方》记载鸡蛋黄还具有消肿的功用,可治疗骨伤科疾患。蒜、花椒均属辛温之品,治疗寒湿痹症有特殊疗效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椒,纯阳之物,入脾除湿,治风寒湿痹,水肿泄痢”。现代研究表明[10],用鲜生姜制成的注射液注射于痛点、反应点或关节位置后,局部常有胀、麻及灼热感,反应越重效果越好,尤其对风湿痛疗效更佳。《中华本草》中记载:黄瓜籽具有续筋接骨、祛风湿的功效,主骨折筋伤、风湿痹痛。此外,满族常用野菜、干果、菌菇等食物作为养生保健的佳品,其用药具有简单实用的特性。畲族、侗族、回族的骨伤科高频用药与传统用药相似,如红花、牛膝、川芎、五加皮、威灵仙等常用的活血化瘀、祛风除湿的药物;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用药,如畲族的崖花海桐、侗族的巴树藤(巴岩藤)、山蜡梅(岩马桑)、蛇葡萄等,但目前关于这些药物的记载较少,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考究。本研究交叉分析结果显示,生姜、五加皮、透骨草、三七、红花、当归、牛膝、甘草、川芎、茯苓、木瓜、生姜、续断、威灵仙等药在满、畲、侗、回族用药中均有所涉及,间接说明了不同地区在用药配伍上存在潜在的联系。

3.4 用药的共同点 满、畲、侗、回4个民族的骨伤科用药共同点是,用药均以辛苦温药为主,归肝肾经较多。辛味能行、能散,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,可以治疗因机体损伤后出现的灵气失和,气血受损,血离经脉,淤积不散,气滞血瘀的证候。苦味药行清泄、燥湿之功,可以达到祛风除湿的作用。温性药物可温经散寒、通络袪痹,亦可助气行血,利于瘀血消散。肝主筋、肾主骨,肝肾二经用药是骨伤科最核心的组合,同时也契合“肝肾同源”理论,从而起到补肝肾、强筋骨之效。另外,满、回、畲族3族用于治疗骨伤疾病的药方除了辛、苦、温等核心性味外,还注重运用甘味的药。甘味“能补能和能缓”,恢复机体的各项机能,满、回两族聚居于北方,天气干燥、津液匮乏,擅用滋补类药物。畲医的“六神学说”认为,气、血、精是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,“六神”失衡若得不到及时调整将会危及生命,故多用甘味药补益机体。因此,畲、回两族用药偏于心、脾经,注重补充心液、补益脾胃以恢复身体机能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气味辛甘发散为阳”,指辛甘药能发散,药性属于阳,具有促进活血行气的作用。

3.5 4民族的核心药物 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中最典型的一种方式,其可以从大量数据集中识别频繁出现的集,最后利用这些高频出现的属性集建立有关联性的规则[11]。在关联规则分析中我们通过调整支持度来分析药对之间的关联程度,目的是找出最佳的潜在的配伍组合。本研究结果显示,在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药物中,满族核心药物组合有花椒、蒜、枸杞、人参、透骨草、五加皮;畲族有红花、牛膝、当归;侗族有大血藤、四块瓦、山蜡梅、威灵仙、见风消、见血飞;回族有当归、黄芪、甘草、牛膝、威灵仙等。满族核心用药具有药食同源、配伍简单的特性,与其余3个民族交叉较少。畲、回两族核心药物均有牛膝,牛膝既能活血祛瘀,又能补益肝肾,强筋骨,兼能祛风除湿,故用于肝肾亏虚之腰痛、腰膝酸软等症。侗、回两族核心药物均有威灵仙,威灵仙祛风除湿、通络止痛,用于风湿痹痛、肢体麻木、筋脉拘挛、屈伸不利等症。在《中国药典》中也有记载,威灵仙与牛膝同用可治疗风湿所致的肢体疼痛,可见威灵仙、牛膝组合可作为骨伤科用药的核心药物。

文章来源:《民族艺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mzyszz.cn/qikandaodu/2021/0707/824.html



上一篇:内蒙古岁儿童维生素营养状况研究
下一篇:贵州黔南瑶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

民族艺术投稿 | 民族艺术编辑部| 民族艺术版面费 | 民族艺术论文发表 | 民族艺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民族艺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