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民族艺术》投稿方式[10/30]
- · 《民族艺术》数据库收录[10/30]
- · 《民族艺术》期刊栏目设[10/30]
- · 《民族艺术》杂志社刊物[10/30]
- · 《民族艺术》编辑部征稿[10/30]
- · 民族艺术版面费是多少[10/30]
锤炼艺术精品 繁荣百姓生活 河北文艺精品创作勇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,文艺是时代的奋进号角。 “精品文艺创作让理想信念闪耀荧屏。刚出台的《“十四五”文化发展规划》提出,推介党史研究重大
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,文艺是时代的奋进号角。
“精品文艺创作让理想信念闪耀荧屏。刚出台的《“十四五”文化发展规划》提出,推介党史研究重大成果和宣传教育普及品牌,其中就有由国家电影局主抓,河北省委宣传部、北京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的《革命者》。”省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“俯下身去挖掘最鲜活的素材,切身体味老百姓的酸甜苦辣。”省作协主席关仁山素以关注农民精神诉求、记录农民命运为创作目标。继扎根乡村推出长篇小说《金谷银山》、纪实文学《太行沃土》后,他又深入雄安体验生活、积累素材,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《白洋淀上》(载《人民文学》2022年第7期)。该小说书写了百年来白洋淀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奋斗与辉煌,展现了一代人从普通的乡村青年到有信仰的城市建设者的心路历程,描绘出的新时代乡村巨变振奋人心。
此外,长篇小说《山河锦绣》《信使》《万家灯火》,诗歌《冀东史诗》《塞罕坝辞典》,散文《冀中人物速写》,文学评论《孙犁阐释史研究》,以及报告文学《永远的赶考》,小说《滹沱人家》,史诗《我的家在塞罕坝》……这些目前已经出版或正在创作的作品,无不倾注着作者巨大的心血,都是“用脚走出来的”文学精品。
坚守人民立场,筑就文化强省坚实基石
太行叠翠,山村静谧;水天交映,城乡巨变……省文联副主席、省美协主席祁海峰创作的巨幅山水画《太行回响》和油画《雄安畅想》,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并展出。多年来,祁海峰的足迹遍布沟沟壑壑,同步推进两个画种创作,不断汲取二者之长。为了呈现火热的雄安,他多次深入采风,从创意、构思、谋划、落笔,都精心打磨、数易其稿,还不断邀请专家提建议和意见。
情系白洋淀,水乡焕新颜。“在党的领导下,雁翎队传奇的战斗故事,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精彩一页。而今,在当年雁翎队战斗过的地方,一座生机勃勃的‘未来之城',雄姿初显。”省艺术中心主任廉天说,创排这部红色题材歌剧,是为了讴歌燕赵儿女的伟大精神,描摹敢于奋勇向前、开拓新生活的壮举。
扎根泥土创作,书写燕赵大地当代史诗
民族歌剧《雁翎队》再现“淀上神兵”传奇,唱响新时代的白洋淀赞歌;话剧《塞罕长歌》再现塞罕坝三代务林人将“荒原变林海”的人间奇迹……备受期待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徐徐拉开大幕,精品剧目陆续亮相燕赵舞台,惠泽人民。
流金岁月里,我省精心创排的这些舞台艺术作品,高举伟大鲜明的旗帜,讴歌党、讴歌人民、讴歌英雄、讴歌祖国、讴歌新时代,曲调婉转的动人唱段、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、波澜壮阔的社会场景……敲响时代的鼓点,唱响信仰的赞歌,凝聚起实干奋进的强大动力。
当代中国,江山壮丽,人民豪迈,前程远大。新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。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向、与时代同步同行、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,奋力书写民族复兴壮阔史诗。不断推出思想精深、艺术精湛、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,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河北力量。
影片《革命者》以李大钊的视角再现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,是以文艺形式弘扬光荣传统、赓续红色血脉、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。影片公映后,在全国各地持续掀起观影热潮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,并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5项提名,最终获得最佳美术奖。目前,影片《革命者》和影片《我和我的父辈》获推荐参评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。
文章来源:《民族艺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mzys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1/1138.html